【培养目标】
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、教育教学基础理论、相关学科等知识,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,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,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。
【主干课程】
第一学期:《心理学基础》《儿童发展心理学》
第二学期:《心理学基础》《儿童发展心理学》
第三学期:《个体心理辅导技术》、《心里测量与评估》、《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实务》
第四学期:《教育研究方法》、《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应对》、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》、《团体辅导理论与技术》、《游戏辅导技术》、《绘画心理辅导技术》
第五学期:《社会心理学》、《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》、《沙盘游戏心理健康活动工作实务》
第六学期:教育实习、毕业论文
【就业方向】
早期教育、学前教育、小学教育阶段、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相应管理、教育、服务人员。职业岗位主要包括:早教/幼儿教师、心理咨询助理/小学心理教师、特殊教育教师等。
早教/幼儿教师能够在托育托管机构中,胜任管理托管学生,辅导学生学习等工作;
心理咨询助理能够辅助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及其相关知识,遵循心理学原则,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,帮助儿童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;
特殊教育老师:通过遵循特殊儿童身心发展规律,坚持尊重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原则,对特殊儿童青少年开展科学评估、科学施教、适度融合,促进特殊儿童青少年自尊、自信、自强、自立,帮助特殊儿童实现最大限度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。
【专业实训室】

图1 沙盘游戏实训室

图2 儿童认知能力实训室

图3 儿童游戏辅导实训室

图4 个体心理咨询室